一、 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1. (? )指輔導教師對受輔導學生的認知方面與思維方法提出挑戰(zhàn)與異議的過程。

A.宣泄技術? ? B.關注技術? ?C.面質技術? ? D.探討技術

2.生理發(fā)展處于(? ? )階段的動物只能對單一的刺激形成反射,即只能把單一性的刺激作為信號。

A.知覺階段? ? ? ? ? B.思維階段? ? ? ? ? C.感覺階段? ? ? ? ? D.思維萌芽階段

3.將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建立起非人為的和實質性的聯(lián)系屬于(? ?)。

A.接受學習? ? ? ? ?B.發(fā)現(xiàn)學習? ? ? ? ? C.意義學習? ? D.機械學習

4.聲音的質量特征稱為(? ? )。

A.音強? ? ? ? ? ? ?B.音高? ? ? ? ? ? ? C.音色? ? ? ? ? ? D.音波

5.長時記憶的信息編碼形式主要有類別群集、聯(lián)想群集和(? ? )。

A. 個體群集? ? ? ?B.主觀組織? ? ? ?C. 接近聯(lián)想? ? ? D.客觀組織? ? ??

6.先有一個目標(目的),它與當前的狀態(tài)之間存在著差異,人們認識到這個差異,就要想出某種辦法采取活動(手段)來減小這個差異。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或策略是(? )。? ??

A.爬山法? ? ? ?B.逆向工作法? ? ?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嘗試錯誤法?

7.認知資源理論是由(? ?)提出的。

A.謝夫林? ? ? B.布魯?shù)卤咎? ?C.特瑞斯曼? ? ? ?D.卡尼曼

8.情緒所反映的是(? )。

A.客觀事務的本質屬性? ? ? ? ? ? ? ? ? ?B.客觀事務的外部現(xiàn)象? ?

C.客觀事務間的關系? ? ? ? ? ? ? ? ? ? ?D.客觀事務與人的需要之間的關系

9.(? ? )是指一個人情緒活動的強度、穩(wěn)定性、持續(xù)性以及主導心境方面的特征。

A.性格的理智特征 B.性格的情緒特征? C.性格的意志特征D.性格的靜態(tài)特征

10.最先呈現(xiàn)的材料較易回憶,遺忘較少,叫(? ? )。

A.首因效應? ? ?B.近因效應? ? C.正性偏差? ? ?D.刻板效應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五個選項中,有兩項或兩項以上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1. 依據(jù)教師教育活動目標、內容、方式和層次的不同,把教師職業(yè)技能分為(? )。

A.教學設計技能? B.教學語言技能? C.教學監(jiān)控技能? ?D.教學研究技能? E.教學監(jiān)督技能

2.產前環(huán)境對個體發(fā)展的影響包括(? ? )。

A.生育年齡? ? ? B.孕期營養(yǎng)? ? ? ?C.胎教? ? ? ? D.母親的情緒? ? ? ?E.孕期環(huán)境

3.中學生學習困難產生的原因(? ?)。

A.認知因素? ?B.人格因素? ?C.人際關系? ?D.學校因素? ?E.環(huán)境因素

4. 中學生的觀察力具體表現(xiàn)為(? ? )。

A.目的性強? ? ? B.準確迅速? ? ? C.長期堅持? ? ? D.認真刻苦? ? ? ? E.正確理解

5.遺忘的原因有(? ? )。

A.衰退說? ? ? ? ?B.遺忘說? ? ? ? ?C.干擾說? ? ? ? ?D.壓抑說? ? ? ? ?E.提取失敗說

6.推理的正確性除了受前提的真實性和是否符合邏輯規(guī)則的影響外,還受(? )因素的影響。

A.推理材料的性質? ?B.推理材料的數(shù)量? C.前提氣氛效應? ?D.推理時的情景? E.賭徒謬論

7.催眠狀態(tài)是一種(? )。

A.特殊的意識狀態(tài)? ?B.意識恍惚狀態(tài)? ?C.睡眠狀態(tài)??

D.可控制的意識狀態(tài)? E.自動化的意識狀態(tài)

8.注意的品質有(? )。

A.注意的穩(wěn)定性 B.注意的范圍?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轉移? ? ? ? E.無意注意

9.應對的特征有(? ? )。

A.情境性? ? ? B.過程性? ? ? ? C.策略性? ?D.反應性? ? ? ? ? ?E.中介調節(jié)性

10.人際吸引的基本原則有(? ? )。

A.強化原則? ? ? ? ?B.聯(lián)想原則? ? C.社會交換原則? ? D.連接原則? ?E.社會交往原則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寫在題中橫線上。

1.心理學是研究人的__________及其規(guī)律的科學。

2.中學階段個體性機能開始成熟,出現(xiàn)__________。

3.1970年加涅把學習分為8個層次水平,分別是信號學習、刺激—反映學習、系列學習、言語聯(lián)想學習、__________、概念學習、原理學習和解決問題學習。

4.兩個聲音同時到達耳朵相混合時人只能感覺到其中一個聲音的現(xiàn)象叫__________。

5.在刺激停止作用后,腦中繼續(xù)保持異常清晰、鮮明的表象稱為__________。

6.消極的幻想是完全脫離客觀現(xiàn)實的發(fā)展規(guī)律、毫無實現(xiàn)可能的幻想,一般稱為? ? ? ?。

7.? ? ? ?是指注意能較長時間的保持在某一活動對象或活動上,這是注意在時間上的特性。

8.具有感染性的、比較持久而微弱的情緒狀態(tài)是? ? ? ?。

9.健康人格是具有? ? ? ? ?的心理品質或特征的總和。

10.? ? ? ? 是人與人之間建立交往關系的基礎,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接納和喜歡。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個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 簡述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2.中學生情緒發(fā)展的特點。

3.簡述智力技能的形成。

4.簡述知覺的種類。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個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論述如何利用需要層次理論開展品德問題生(品德有問題的學生)的教育工作

2.試述中學生藥物成癮的治療

六、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2個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請分析案例原因,提出解決方案,并做總結。

1. 基本情況:

小麗,女,18歲,高三,智商正常。出生后,由于祖父母存有的重男輕女思想,父妻之間思想、個性和脾氣的不合,家庭矛盾日益激化,最終導致家庭的解體。三歲時,尚無記憶的她經(jīng)常受到父母打架吵罵聲的侵襲和驚嚇,五歲時便跟隨母親開始經(jīng)歷離異單親家庭的生活。離異后的母親把自己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女兒身上。一方面,在生活上對孩子百般依順,那怕是力所能及的小事,如穿衣結帶,學習用品整理都由母親包辦。長此以來,她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極差。離異后的母親心里充滿矛盾,一旦遇到煩腦則把一腔怨恨傾倒在孩子身上。在成長過程中,情感世界是復雜的,經(jīng)歷過呵護和傷害,受寵和被冷落這些矛盾心理的沖突體驗,為她焦慮過度的心理形成產生著潛在的影響。初中階段,生理上的發(fā)育使她變得內向、自我封閉。特殊的家庭結構狀況,生活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的缺乏,又使她顯得過于自卑。繁重的學習,頻繁的考試,考試后每次成績的揭榜公布,初三大量的作業(yè)量,中考前白熾化的模擬考試使焦慮癥一次一次變得嚴重。在心理上,她感到惶惶不安,時常感到害怕和焦急,擔心成績的跌落和考試失敗。在學校的競爭中自信心被削弱,耐挫能力降低,時常懷疑自己的能力,害怕在集體中表現(xiàn)自己。有時想逃避一些特定的環(huán)境,考試時怕到學校,取得不好成績不愿回家,回避老師、同學和家長。在生理上,每次焦慮過度則感到胸悶、眩暈、呼吸、心跳加快、虛汗、不思進食,嚴重時還會頭痛、昏暈、呼吸急促、心動過速、面色潮紅、尿頻尿急、月經(jīng)不適和痛經(jīng)、腹瀉、惡心。晚間失眠,惡夢,夢中驚醒后懼怕,行為上手足無措,或出現(xiàn)機械性反復動作,自言自語,嚴重時還會哭笑失常。

2.基本情況:

小紅,女,15歲,初二,智商正常。年前,決心減肥,每頓僅吃幾口飯,誰知不久一見到食物就想吐,連喝口水都會感到腹部脹痛,體重僅有30來斤。骨瘦如柴的她在父母帶領著四處求醫(yī)。上初一時,學習用功,成績也很優(yōu)秀,平時不太愛說話,是個內向的女孩。半年前小婷一次去大姨家串門,大姨無心說她好像長胖了些。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對自己要求一向很高的小婷從此下定決心以節(jié)食開始減肥。起初是強迫自己只吃幾口飯,以吃菜為主,不料到了后來,進食量越來越少,甚至見到食物就想吐,有時喝口水都會覺得腹部脹痛,體重雖直線下降,胳膊細得和麻稈一樣,同時開始伴有心慌、進食肚脹、無力等各種癥狀。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C? ?2.C? ? 3.C? ?4.C? ? ?5. B? ? ?6.C? ? 7.D? ? ?8.D? ? ?9.B? ? 10.A

二、多項選擇題

1.ABCD? 2.ABCD 3.ABCE? 4.ABCE? ?5.ACDE? 6.ACE? 7.AB? ? 8.ABCD? 9.ABCDE 10.ACD

三、填空題

1.心理現(xiàn)象??

2.第二性征??

3.辨別學習

4.聲音的掩蔽??

5.遺覺象?

6.空想?

7.注意穩(wěn)定性?

8.心境?

9.積極傾向性

10.人際吸引??

四、簡答題

1、簡述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答: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其中主要有:

(一)實驗法

實驗法就是有目的地嚴格控制和創(chuàng)設一定條件,引起被試某種心理現(xiàn)象,加以描述、分析的方法。心理學的實驗法可以分為實驗室實驗法和自然實驗法。

實驗室實驗法是在實驗室中,嚴密控制實驗條件,借助于一定的儀器,研究心理現(xiàn)象的方法。

自然實驗法也叫現(xiàn)場試驗法,是在實際生活情境中,對實驗條件做適當控制,研究心理現(xiàn)象的方法。

(二)測驗法

測試法就是運用標準化的心理測驗,對被試的某些心理品質測定,研究心理現(xiàn)象的方法。

(三)調查法

調查法是以收集被試各種材料,間接了解其心理現(xiàn)象的一種方法。調查法可分為書面調查和口頭調查兩種。

書面調查法即問卷法,是通過被試書面回答的方式以研究其心理現(xiàn)象的方法。

口頭調查法即訪談法,是研究者通過與被試交談的方式以了解其心理特點的方法

(四)臨床法

? 臨床法是通過談話,觀察個人的心理現(xiàn)象或行為,系統(tǒng)地、綜合性地描述心理現(xiàn)象的方法。

(五)個案法

個案法是對某個人深入而詳盡的觀察與研究,以便發(fā)現(xiàn)影響他的某種心理現(xiàn)象和行為因素的方法。

2.中學生情緒發(fā)展的特點。

答:(1)初中生情緒發(fā)展的特點:

① 強烈、狂暴性與溫和、細膩共存。

② 可變性和固執(zhí)性共存。

③ 內向性和表現(xiàn)性共存。

(2)由于高中生認知能力、意識水平的提高,其情緒體驗呈如下特點:

① 情緒的延續(xù)性。

② 情緒的豐富性。

③ 情緒的特異性。

3.簡述智力技能的形成。

智力技能的形成分成五個階段:

一是活動的定向階段。這是智力活動的準備階段。在該階段學生要了解熟悉活動的任務,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在頭腦中構成活動本身和結果的表象,對活動進行定向。

二是物質活動或物質化活動階段。物質活動是指運用實物進行的活動,物質化活動是指運用實物的代替物進行的活動。

三是有聲言語階段。有聲言語是一種外部言語,它是一種擴展的、出聲的言語。本階段要求學生離開物質或物質化的客體,以有聲言語對活動的程序作精細的陳述,使智力活動向不直接依賴實物的出聲言語過渡。

四是無聲的外部言語階段。本階段的特點在于智力活動的完成是以不出聲的外部言語來進行的,即只看到嘴動聽不到聲音,如學生心算。

五是內部言語動作階段。這是智力技能完成的最后階段,本階段的特點是智力技能的結構成為壓縮和自動化的形態(tài),以內部簡化的言語形式完成認知活動。

4.簡述知覺的種類。

答:

(1)空間知覺

空間知覺是對客觀世界三維特性的知覺,具體指物體大小、距離、形狀和方位等在頭腦中的反映??臻g知覺是一種較復雜的知覺,需要人的視覺、聽覺、運動覺等多種分析器的聯(lián)合活動來實現(xiàn)。空間知覺包括形狀知覺、大小知覺、深度知覺等。

1. 形狀知覺。形狀知覺個體對物體各部分的排列組合的放映。

2. 大小知覺。大小知覺指對物體長短、面積和體積大小的知覺。

3. 深度知覺。深度知覺又稱距離知覺活立體知覺,是個體對同一物體的凹凸活對不同物體的遠近的放映,他能使人們對距離進行估計。

(2)時間知覺

時間知覺是對事物發(fā)展的延續(xù)性、順序性的知覺,具體表現(xiàn)為對時間的分辨、對時間的確認、對持續(xù)時間的估量、對時間的預測。時間既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

(3)運動知覺

運動知覺指個體對物體在空間位移、移動速度和人體自身運動狀態(tài)在人腦中的反映。運動知覺包括兩種類型:1.真動知覺。真動知覺是指物體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從一處向另一處連續(xù)地位移,由此引起的知覺就是真正運動的知覺2.似動知覺。似動知覺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人們在靜止的物體間看到了運動,或者在沒有連續(xù)位移的地方看到了連續(xù)的運動。

(4)錯覺

錯覺指在特定條件下對客觀事物必然會產生的某種固有傾向的歪曲知覺。1錯覺的種類。錯覺的種類很多,研究得最多的是幾何圖形錯覺(1)繆勒一萊爾錯覺(2)艾賓浩斯錯覺(3)龐佐錯覺(4)厄任斯坦錯覺(5)黑靈錯覺(6)菲克錯覺(7)馮特錯覺(8)波根多夫錯覺

五、論述題

1.論述如何利用需要層次理論開展品德問題生(品德有問題的學生)的教育工作

品德問題生(品德有問題的學生)形成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們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滿足,自我價值無法實現(xiàn)。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在1943年提出了“需要層次理論”。馬斯洛認為,人的需要可以歸納為五大類,即生理、安全、社交(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和自我實現(xiàn)等需要。上述五種需要,以層次形式依次從低級到高級排列,可表示成金字塔形 。 一般來說,只有當某低層次的需要相對滿足之后,其上一級需要才能轉為強勢需要。

品德問題生(品德有問題的學生)指的是思想、道德行為不符合規(guī)范,在學校經(jīng)常違反校紀、校規(guī),在社會上不能很好地遵守公共秩序影響他人利益的學生。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對品德問題生(品德有問題的學生)的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在實際應用時,可考慮以下幾個方面:這里本人試圖以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來分析品德問題生(品德有問題的學生)的心理特點。

一、困窘的學生,即低級需要(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不到滿足的學生。只有解決他們的生活問題之后,學校教育才可能有效。

二、膽怯的學生,即安全需要得不到滿足的學生。教師和家長不能及時地幫助他們解除威脅,他們可能由于膽怯而妥協(xié),順從別人的意志,做出違心的事情。對于這種學生我們要從日常生活小事教育起,讓他們學會約束自己的行為,懂得控制、延遲、放棄自己的要求,能夠忍受挫折,如此他們才可能獲得健康發(fā)展。

?三、 孤獨的學生,即愛的需要得不到滿足的學生。 愛的需要包括給別人的愛和接受別人的愛。只有在充滿感情、理解和平等的氛圍中進行人與人的交往、心靈與心靈的溝通才能獲得滿足。

?四、 失望的學生,即尊重的需要得不到滿足的學生。 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有穩(wěn)定牢固的地位,希望別人的高度評價,希望自尊自重和為他人所尊重?!睂W生自然也不例外,而且實踐證明他們更需要別人的尊重。教師、家長對此類學生不能有偏見,不能歧視,不能諷刺挖苦,而是要特殊問題特殊解決,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幫助他們消除自卑。尋找他們的積極因素、閃光點并及時表揚肯定,這對于品德問題生(品德有問題的學生)是極其重要的,因為這可能就是他們轉變的契機。

?五、 玩世不恭的學生,即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得不到滿足的學生。 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就是指使人的潛在能力得以實現(xiàn)的趨勢,這種趨勢可以說成是希望自己越來越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完成與自己能力相稱的一切事情,它是在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的滿足的基礎上產生的。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得不到滿足的學生一般是成績好,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在學生中有號召力的學生。教師應該努力培養(yǎng)這樣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學生,把那些玩世不恭的學生轉變過來,引導他們?yōu)榘嗉?、為學校、為社會服務。在品德行為、學習生活等方面發(fā)揮積極作用。

了解中學品德問題生(品德有問題的學生)的這些心理特點,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以便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在教育學生時有的放矢,懂得需要層次理論在品德問題生(品德有問題的學生)轉化中的價值,懂得按人的需要的滿足和實現(xiàn)人的價值的規(guī)律來培養(yǎng)學生,為學生的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使他們成為全面發(fā)展的人,成為自我實現(xiàn)的人。

2.試述中學生藥物成癮的治療

藥物成癮又稱藥癮,是指對藥物強烈的渴求。病人為了謀求服藥后的精神效應以及避免斷藥而產生的痛苦,強制性地長期慢性或周期性地服用。因這種病人渴求癮藥的意向非常強烈,一般很難自動戒藥,因此應住院進行治療,并杜絕一切獲取癮藥可乘之機。這是保證治療見效的關鍵。

一、支持性心理治療。病人大多意志薄弱,對治療缺乏信心。必須經(jīng)常鼓勵和支持病人堅持治療,鼓勵病人參加各項文體活動,轉移其對癮藥的注意力。出院后應堅持門診觀察兩年,預防復發(fā)。

二 、需要反復治療,以增加兩次復發(fā)的間隔時間,減少其強度,直到實現(xiàn)操守。通過對個體“量體裁衣”的治療,患有藥物成癮疾病的人是能夠康復和過上富有成效的生活的。

三、藥物及行為治療。戒癮過程中常見病人有失眠、焦慮等情緒反應。此時宜采用不成癮鎮(zhèn)靜劑,如安他樂、小量奮乃靜、氯丙嗪或泰爾登等。焦慮反應明顯時,可適當用抗焦慮藥物,如舒樂安定、安定等。不論是單獨進行還是結合起來進行,都是整體治療過程的方面,往往都要從脫毒開始,接下來是治療和預防復發(fā)。在開始治療時,緩解戒斷癥狀很重要;預防復發(fā)對于保持治療效果是必要的。

四、認知行為療法:它的目的是幫助病人認識,避免和應對那些對于他們是最有可能濫用藥物的情境。多維家庭治療:它處理的是對青少年藥物濫用模式產生影響的各種因素,多維家庭治療是專為他們和他們的家人設計的。動機面談:個人已做好了準備,要改變自己的行為并進入治療,動機面談是“趁熱打鐵”。 激勵刺激(權變管理):即用正面強化,以鼓勵戒斷操守。

六、案例分析答案

1、答:(一)原因分析 (3分)

(1)生理遺傳因素.患有焦慮癥的學生往往具有非常敏感和活躍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這些狀況往往來自父母親的遺傳。

(2)個性特征。自理能力差,依賴性強內向壓抑,膽小謹慎和敏感的神經(jīng),環(huán)境的改變和不適會增加她對焦慮癥的易感性。性情較為冷漠,自我封閉,不善交際,不開朗。??

(3)家庭環(huán)境因素。父母離婚感到迷惑和不安,這種感覺一旦形成,會持續(xù)很長時期,加之母親常常翻起陳年舊帳,成為她焦慮過度的易感點。被家庭忽視或被虐待,以及經(jīng)常受到家長虛擬環(huán)境的恐嚇,便會大大增加焦慮癥的發(fā)病。

(4)學校、社會環(huán)境因素。學習上壓力沉重,用腦過度,導致心理疲勞,在學習上付出了極大努力,成績卻遲遲不能得到提高。具有焦慮傾向的學生一旦面臨考試會誘發(fā)焦慮。

(二)解決方案(4分)

(1)心理分析和解釋性心理治療,要讓孩子明白自己的焦慮源頭,正確對待生活,正確對待壓力挫折。

(2)催眠,緩解不良情緒,讓她在催眠的狀態(tài)下自我放松,在其中得到宣泄,是內心的積郁可以疏導。

(3)學校要做好學生的早期預防工作,要加強對學生健康心理培養(yǎng)教育工作,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要做好學生心理健康的調查、研究、疏導工作,經(jīng)常開展心理咨詢活動。

(4)家庭中的不良教養(yǎng)方式亟待改善,父母對她的關心愛護亟待加強,要讓孩子有一個溫暖的家庭環(huán)境。

(三)小結

中學生中為學習、生活而焦慮的心態(tài)普遍存在。而且在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焦慮。適度的焦慮對學生并無害處。有利于學生審時度事,深思熟慮地分析和處理自己所面臨的各種問題,激勵自己不斷上進。焦慮不足或焦慮過度均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fā)展。若焦慮過度到學生長期不能擺脫煩腦、不安、恐懼的心態(tài),并出現(xiàn)不良生理反應和異常的肢體語言時就成為焦慮癥。只要我們學校、家庭、社會全面關心,共同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加強學生的心理培養(yǎng)和疏導工作,中學生焦慮癥的發(fā)生一定會減少到最低程度,使學生的心理素質日益提高,成為新世紀祖國建設的棟梁之材。

2、答:(一)原因分析 (3分)

(1)性格是內向型的,對自己的要求又很高,過分節(jié)食最終導致了厭食癥的發(fā)生

(2)社會心理影響:社會比較及從眾心理:當前的社會文化要求女性的理性身材是苗條的柔軟的,與此同時女性承受了相當大的要求要符合這個理想標準的壓力。其結果就是很多年輕女孩通過節(jié)食來改變她們的體重和體型。社會比較及從眾心理

(3)挫折和壓力:進食障礙患者往往是在失敗挫折及人際問題等原因作用下才被激發(fā)的。如果一些失敗和挫折是因為體重所引發(fā),或者主觀認為是體重所引發(fā),那么發(fā)生進食障礙的幾率更大。不被他人接受的,不受歡迎,認為自己不可愛的人,自卑的人更容易陷入進食障礙的陷阱。

(4)個性原因:完美主義性格的人,往往無法接受自己一點的不好,并且為自己制定了嚴格的標準,認為自己一定會達到,或者達到才有價值和意義

(5)緩解情緒的壓力。我們通過進食間接獲得,所以這種行為保持了下來。通過身材來找回自信,和獲得良好的人際關系。

(二)解決方案(4分)

(1)正確的認知:追求美是正常的,但美有多種類型,并不是只有苗條才是美,使她認識到美的標準不是唯一的。使她對發(fā)胖――減肥――神經(jīng)性厭食等生理現(xiàn)象有所認知。

(2)科學膳食。不可偏食,要使各種營養(yǎng)均衡。不要一下子減少太多。早餐很重要,決不能馬虎,更不能干脆不吃。因為每天上午腦力體力的消耗都是很大的。早餐質量數(shù)量不夠,就不可能進行高效率的學習,更會使身體不支。晚餐則應適當少吃一些,或食用一些清淡的易消化的食物。血液里的胰島素,可以在人體內將血脂轉化為脂肪。沉積于身體內的脂肪漸漸多起來就會使人發(fā)胖。

(3)森田療法。不要人為的控制那些我們無法控制的事情,要對進食和身材順其自然,要對內心中的不安和恐懼順其自然,不因為這種不安而關注進食和身材,要為所當為,要把注意力集中于我們的工作生活和學習,做我們本應該做的那些具有建設意義的事情,才可以從進食和身材的怪圈中走出來,要把精力投入到外界,而不是自身,這樣才可以讓我們達到一種“無所住心”的狀態(tài),恢復精力的內外平衡,達到心理健康的目的。

(4)對有關知識的了解。告訴她:處于青春發(fā)育期的女性,由于身體各方面的生長突增和雌激素的影響,身體會漸漸顯得豐滿,過去那那種童稚時代的干癟之形漸漸消隱,代之而起的是身體的漸漸豐滿,這不僅是正常的而且是可喜的情形。指導她科學合理地進食。告訴她不要一下子把食量減得太少。應該多注意飲食的質量與進食的時間。

(三)小結

神經(jīng)性厭食癥,又稱為厭食癥,是患者自己有意造成的體重明顯下降至正常生理標準體重以下,并極力維持這種狀態(tài)的一種心理生理障礙。多見于青少年,發(fā)病年齡多在13-25歲期間,主要罹及女性。澄清其認知障礙。樹立信心。

友情鏈接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