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樂《如歌的行板》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教師在課堂伊始播放樂曲,設問:同學們,我們剛才欣賞的是什么風格的音樂?(俄羅斯)教師追問:大家感覺俄羅斯音樂有什么特點呢?(充滿詩意、深情、寧靜、憂傷)
2.老師講解,1877年俄國大文學家列夫·托爾斯泰聽了柴可夫斯基的一部音樂作品后,竟感動得熱淚盈眶,他說:“已經接觸到忍受苦難的人民的靈魂深處”這究竟是一首怎樣的樂曲呢?以此帶領學生欣賞《如歌的行板》。
(二)初步感知
1.介紹作曲家,播放視頻資料,柴可夫斯基以及他的作品劇照。
柴可夫斯基,俄國作曲家,生于貴族家庭。他是一個善良、憂郁的音樂詩人,被奉為世界級音樂旋律大師,也是浪漫樂派代表之一。他動人的音樂深深地打動了全世界人民,提到俄國音樂家,往往第一個就會想到他,可以說他是俄國民族音樂繼承者與西方音樂的汲取發(fā)揚者。他創(chuàng)作的作品中,有大家所熟悉的舞劇《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和交響詩《羅密歐與朱麗葉》《悲愴》等。
2.聆聽音樂《如歌的行板》并作背景介紹。
1869年,青年柴可夫斯基住在他妹妹的家里。一天忽然聽到窗外粉刷墻壁的泥水匠在哼唱一支動人的民歌,柴可夫斯基立即被這支淳樸優(yōu)美而又婉轉凄惻的民歌吸引住了。第二天,他找到了唱歌的匠人,把民歌記錄下來,配上和聲,收進了他在這一年中編成的《俄羅斯民歌五十首》。兩年以后,他在寫作《D大調弦樂四重奏》的時候,又用這首民歌作為第二樂章的主題,這第二樂章就叫《如歌的行板》。
(三)探究學習
全曲由兩個主題交替反復而成。樂曲的第一部分由三個樂段構成。
1.聆聽主題一
聆聽并設問:同學們,這段旋律給你怎樣的感覺?(旋律委婉,給人憂郁、沉思的印象,情緒十分壓抑。)
教師總結:第一樂段的旋律用變奏的手法重復了一遍,這就是第一主題,也就是《凡尼亞坐在沙發(fā)上》的民歌曲調,由四二拍與四三拍混合作成,但是過渡卻很自然、流暢。
2.聆聽主題二
聆聽并設問:同學們,從這兩段旋律中,你感受了什么樣的音樂情緒?特別注意大提琴的固定音型,制造了怎樣的氣氛?(前一段帶有憂郁的情調,好像在祈求什么;后一段的情緒則悲傷而不安。特別是大提琴撥奏的固定音型及兩個內聲部的切分音伴奏,猶如沉重的腳步聲和不斷的喘息聲,從而使憂郁不安的情緒更為鮮明地突顯出來。)
教師總結:第二樂段的旋律是第一樂段的變奏:此后,再重復第一樂段的內容。樂曲的第二部分也就是第二主題,由兩段旋律構成。
3.聆聽再現(xiàn)主題,在教師的引導下,全班討論此曲的音樂特征和給大家心靈上的震撼。
4.教師總結:樂曲的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變化再現(xiàn),它好像有說不完的痛苦,又好像在千方百計地尋找解脫痛苦的方法。作品色彩憂郁、朦朧、暗淡,旋律淳樸優(yōu)美而又婉轉凄惻,似訴說、似哭泣、似嘆息。這首《如歌的行板》,以輕吟低回、如泣如訴的琴聲傳達了沙俄時代專制統(tǒng)治下人民的悲慘生活與難言的苦楚,這就是讓列夫·托爾斯泰老淚縱橫,并說:“我已經接觸到忍受苦難的人民的靈魂深處”的原因。
5.重點聆聽第一主題音樂并學唱。
(四)拓展延伸
1.教師講解室內樂及其相關音樂知識,學生聆聽理解。
室內樂原指在客廳、房間內演奏的“家庭式”音樂,在室內樂作品中,弦樂四重奏具有重要的、代表性的地位。通常,弦樂四重奏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四個聲部組成。
2.欣賞本課歌曲《夜曲》,并進行模唱,并提問:剛才大家演唱了部分俄羅斯民歌,那你們聽過這首歌曲嗎?
3.教師總結:歌曲《夜曲》是用《如歌的行板》第一主題音樂再填上歌詞而成。《夜曲》有很多填詞,大多數(shù)表現(xiàn)傷感的愛情內容。
4.教師引導學生跟音樂模唱,后糾正不準確的地方。
(五)小結作業(yè)
《如歌的行板》旋律深沉、婉轉、凄美,體現(xiàn)了作者對人生艱辛的感悟,對勞動人民苦難生活的深切同情和無可奈何,一首音樂能讓我們感受如此深刻,帶給我們這么多震撼,這就是音樂的魅力。
作業(yè):課下搜集曲作者的相關介紹。
【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解析】
1.歌唱在高中鑒賞課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是否可以去掉?
【參考答案】
歌唱時實踐性很強的學習內容,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表現(xiàn)能力和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普通高中歌唱教學應在九年義務教育音樂教學的基礎上得到提高與發(fā)展。要注意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演唱歌曲的興趣與愛好,增強演唱的自信心;發(fā)展學生的表演潛能及創(chuàng)造潛能,使他們能夠運用歌唱的形式表達個人的情感并與他人溝通、融洽感情。引導學生用健康的審美意識規(guī)范自己的歌唱實踐,并在其中享受到美的愉悅,得到情感的陶冶和升華。
2.介紹一下強力集團。
【參考答案】
強力集團是一個作曲家集體,這個團體有五位作曲家,包括巴拉基列夫、居伊、穆索爾斯基、鮑羅丁、里姆斯基-科薩科夫。人們也稱他們?yōu)椤拔迦藞F”,他們自稱為“新俄羅斯樂派”。